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百年历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经过长期的发展,红色文化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精神意蕴,在新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蕴含着特有的育人价值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教育越来越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大学生养成了个性化的学习特点和习惯,有着独特的学习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全新形势,要关注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改革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注重育人实效,实现教育价值。红色文化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支撑。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探索融入的路径,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
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价值等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育人实效。第一,红色文化的融入可丰富教育内容资源。红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资源体系,其内涵丰富、形态多元、鲜活生动,包括英雄故居、战争纪念馆和革命烈士、先进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迹以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将这些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鲜活性和生动性,进一步吸引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红色文化的融入可创新教育方式。借助红色文化丰富的内涵资源和多元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可开展多种育人实践,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体验,开展良性互动,引导大学生在互动体验中切身感知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引领,实现育人目标。第三,红色文化的融入可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需坚守政治底线、保持正确方向、明确价值引领。红色文化具有特殊的育人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不仅能引领教育的正确方向,而且能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润物无声的情感熏陶,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策略
在明确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意义的基础上,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展现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高校需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和教学实际,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为红色文化的融入提供有效途径,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1.提升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有力推动红色文化的融入。
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和引领者,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教育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一方面,高校需为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重视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提升,将之纳入高校教师及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总体规划,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上级党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研讨班,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挂职或调训,强化不同岗位的实践锻炼,保持教育培训的常态化。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力投入,通过积极寻求与专家、学者及红色文化相关机构的合作,创设针对教师的红色文化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系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增强红色文化育人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高校应加强校外学习交流与合作对提升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去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学习实践,以及高校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讨交流,为教师参加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教师能接触到红色文化研究及育人的最新成果,在互相学习、交流中有所借鉴、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应关注自身红色文化素养,在积极参加高校组织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研究,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形式等,扎实推进红色文化的深入融入。在红色文化素养提升的过程中,锻炼育人技能,深化育人效果。
2.围绕红色文化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全面深化红色文化的融入。
红色文化的融入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而且还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评价等层面,从教育模式的创新中展现育人价值。为此,高校教师应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从宏观层面引领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全面融入红色文化。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教师应以红色文化育人目标为根本导向,结合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和道德品格的培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完成。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教师应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红色文化充实教育内容。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时,教师应立足教育目标、内容基础,结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合红色文化多元载体,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将情景体验式教育、合作探究式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等模式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吸引大学生参与。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深化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时,高校教师应以红色文化的育人目标审视教育全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教研活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等,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调整,在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中持续深化红色文化的融入。
3.推进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家国情怀。
在提升教师红色文化素养、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高校应持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丰富育人活动的形式,加强红色文化的融入,培育大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一方面,高校应重视网络红色文化的融入,以线上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拓展育人范围,充分契合当代大学生依赖网络的学习特点和习惯。高校可在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线上主题活动,如可通过设计“网上重走长征路”的活动,通过将长征重要地点的场景再现,让大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获得真实的切身体验,感受长征所经历的艰难以及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应重视与红色文化机构以及社会力量的深度合作,多元主体协作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至校外范围,让受教群体在真实场景的体验中,感知革命艰辛的历程。高校可通过革命战争题材红色经典作品的研修活动以及对革命战争纪念馆、红色文化博物馆等调研活动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在切身体验中感知红色文化的魅力、获取强大的精神力量。此外,结合高校实际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重视教师在活动中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通过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环境,比如举办“我的祖国我的家”“青春向党”“红色记忆”等红色文化主题的演讲、绘画、舞台剧、短视频等比赛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让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作者系内蒙古开放大学助理研究员)